A Perfect Day - Sherrier
大家好,

以下是本次的更新详情
要注意的是,本次只是bug修复,不影响存档,已经打通序章的玩家不需要重新玩!!!
  1. 少量bug修复
大家想要催更交流的话,欢迎加 QQ 群 711607269 !

大家如果对游戏有任何问题,可以在群内反馈,或者查阅社区里的FAQ帖子。如果有更多其他问题,欢迎告知我们,我们会更新在FAQ贴中!
A Perfect Day - Sherrier
大家好,

在序章发布的几天后,我们收到了大家的不少反馈(和bug),所以更新了一下版本,以下是本次的更新详情
要注意的是,本次只是bug修复,不影响存档,已经打通序章的玩家不需要重新玩!!!
  1. 修正了紫色文字没有拼音的问题
  2. 修正了在暂停菜单,点击加入愿望单,会继续游戏的问题
  3. 修正了部分Steam Mac版本,点击加入愿望单无效的问题
大家想要催更交流的话,欢迎加 QQ 群 711607269 !

大家如果对游戏有任何问题,可以在群内反馈,或者查阅社区里的FAQ帖子。如果有更多其他问题,欢迎告知我们,我们会更新在FAQ贴中!
A Perfect Day - 西西瓜瓜
写过两次开发者访谈的我,也渐渐跟《完美的一天》开发团队熟悉了起来,混入他们的圈子并不容易。几次午餐过后,我发现他们的话题每每围绕哲学啊各种主义啊这些大词……回想前面两次采访,我的心渐渐悬了起来:

“他们也太能说了,不会是一个嘴强王者团队吧……”


这么想的恐怕不止我一人,即便在公司内部,《完美的一天》也相当神秘,五个组员神秘,游戏本身也云萦雾绕,除了几个跟完美组私交甚密的创作者,一百多个参加了封测的铁粉玩家,大多数人只玩过此前放出的公开Demo,仅仅包含了《完美的一天》中"第0天"的部分,制作人邓卜冉告诉我说,Demo的内容量不过相当于一部片头曲。

总结下来,世界上根本没有几个人知道《完美的一天》到底是不是跟他们说的一样,甚至不知道《完美的一天》是怎么玩的。


我找到了邓卜冉。


“听你们说了这么多,什么时候可以玩到呢?我连它的玩法都不知道。”

邓卜冉的眼睛亮了,“你来对时候了,还有一个周,我们就会把完整版本发出来给同事尝试,现在加你一个。不过,你说玩法是吧?那在这之前……"



他忽悠我去玩一款叫做《428-被封锁的涩谷》的游戏,方便一周之后和《完美的一天》做对比。428这三个数字我曾在他们的谈话中听到过,我有些疑惑,在这个游戏之间互相“借鉴”的时代,如果《完美的一天》的玩法从《428》中“借鉴”了大量的设计,邓卜冉为什么敢让我在玩《完美的一天》之前先去体验《428》?

看到这张宣传图,想起邓卜冉的微笑和午餐话题,我有点慌

后面几天里,我把下班时间全部砸在了《428》上,很少体验AVG的我也不得不承认,这款08年的fami通满分作品确实魅力非凡。玩法结构上,它与前段时间大火的《十三机兵防卫圈》有许多相似之处,又不完全一致,而彼时体验《十三机兵》的我,居然天真地认为《十三机兵》是第一款尝试多主角切换设计的AVG,殊不知前人早就已经尝试过相同的东西了。

《428》已如此优秀,《完美的一天》如果要借鉴,无非是将故事的舞台换成中国,重新塑造人物,写一个新故事吧,还能怎样?我终于等到了《完美的一天》完整版,是骡子是马,溜溜。

428的故事在数个人物之间交织,不同人物的选择之间互有影响,选择错误就会进入Bad End
一个周以后,《完美的一天》通关,我又找到了邓卜冉。
“明白我为什么让你玩《428》了吧?”

封测报名玩家屡次提到428的原因找到了
“你还真是用心良苦……不过确实……”

“我知道你一开始怎么揣测的,《完美的一天》是在抄袭《428》吗?”

“真不是……区别很大。我现在也明白了,想要解决问题、优化体验的姿态和想要节省设计成本、投机取巧的姿态完全不一样,玩过之后就一目了然。不过两相对比,我确实对这个游戏的玩法了解地更透彻了。明白了很多问题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处理,甚至明白了你之前跟我说的很多东西……”
邓卜冉眼睛又亮了,还竖起了右手大拇指。

“你今天好像很有表达欲,那这次换我采访你,这游戏的玩法是啥样的?”

“你还反客为主了?……非要概括的话,就是穿越+循环吧。”

“怎么穿越的?怎么循环的?”

“回到过去,用孩童的视角和成人的思考,让玩家重新面对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这种置身其中的感受带来的深度,并不是单纯的回忆可以替代的。我也常常回忆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感觉顶多像看电影,但是游戏这种媒介却可以让人参与进去,而且是重新参与一次……”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完美的一天》游戏从全班齐读《月光曲》开始

邓卜冉好像有点感动,他点点头,没说话。

“至于循环,这可太大了,从哪里说起呢。这游戏在不断地重复同一天,但不同于很多时间轮回电影和动漫,《完美的一天》里的主角不知道自己在重复,唯一知道这一天在重复的人……是玩家。”

邓卜冉突然坐正了,眼睛直勾勾盯着我,示意我继续。

“说是重复,但《完美的一天》仿佛RPG一样,是允许玩家自由移动的,也就是可以在小城中探索。在探索的当下,玩家和陈亮一样,对事件的理解受限于空间;但整体上看,由于玩家可以不断地轮回,又超越了空间的限制,可以掌握更全面的线索,用来解开谜题或者同理人物。这样,重复的时间加上不断变换的空间,发生的事件也就完全不一样,甚至会有从两个方向进入同一个地点,由于视角不同导致的事件走向不一。”

看到封测玩家游戏时长(封测仅开放部分内容)的时候,我知道他只是单纯想套话

“故事的密度始终基于时间的流速,所以它跟时间正向流逝的故事并没有区别。但讲故事的方式变了,故事就变了啊。”

“哦?怎么变了?”

“普通的故事里,同一时间内,视角只能处于同一空间,虽然它的时间线可以拉得很长;《完美的一天》里,同一时间内,视角可以处在不同空间,虽说它只有一天。观察它们的相互影响和联系,这种感觉不仅独特,而且能让人发现同一事件,同一人物的不同面相。”

像特斯拉线圈,每次循环都返回中轴,永无断点,而正确的流动可以生成闪电的分岔

“看到人的不同面相,有什么用呢?这是个游戏,它跟玩法得有关系,它肯定不仅仅是为了符合人文主义……吧?”邓卜冉坏笑了起来。

“当然有用,这是个叙事解谜游戏啊。不同于在空间中推箱子找钥匙找密码之类的解谜,在时间的解谜中,把循环中的观察汇总起来,推理和分析,就可以帮助游戏中的人物,避免遗憾,完成解谜。这样的基于时间的解谜,我还真是第一次玩到……”

428的外围系统有强烈的“游戏感”,故事/历史的分支为何可以出现并未被解释

“生活是这样。”邓卜冉低着头,“人跟人难以相互理解,往往就是因为我们的时间不会回头,现实中,人没有机会从不同的立场观察对面的人和事……啊,你继续。”

“原来如此,时间是重点,所以你们要改造时间的规则。而且这样一来,循环的每一天被串联在一起,直至最终,反而变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样也就不需要加入《428》式的Bad End,让故事从头到尾都不会被切断,保证参与感和代入感……对对对!说到结局,这游戏的结局实在是太……”

“其他的问题我们后面再聊,再说下去,你访谈的字数肯定又超了。”

邓卜冉意味深长地笑说。

我愣了一下,从游戏内到游戏外,好熟悉的感觉。


期待我们下一次的见面
A Perfect Day - Sherrier
ATTENTION: The game only supports simplified Chinese now, and we will support English and more languages in the near future.


Hi there,

Today, the 1 Day Ver. of our title, A Perfect Day is released as a free demo. It contains the content of the "0th" Day, brings you to the last day in 1999, and allow you to experience the day as a Chinese kid named Liang Chen.

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843810/_/

You were supposed to send a late Christmas card to a girl, but it turns out you accidentally find a secret within your family...

The playtime of the demo is around 45 minutes, all the save data, achievements can be used in the final released game. Besides, we have prepared a bonus to you:



If you talk to a specific NPC, he will give you the panda four-wheel drive component set. Which is a time-limited bonus and cannot be gained after the game is released.

Please take it into mind that the achievements and the bonus are contained in the save data, so if you delete the data or switch to other device to play the game, the bonus may lose.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this game, please add it to wishlist! We will bring you more information in the near future.

A Perfect Day - 西西瓜瓜
《完美的一天》的美术风格极其独特,很难想象创作它的人竟是初次涉足这样规模的制作,究竟是抱着怎样的想法来创作出这样风格独特的作品?怀揣着这样的疑问,我联系了Keke。
“hi!请问是Keke吗?”

“嗯,我是KeKe,是《完美的一天》的主美。”



我:那么,不如我们先聊聊你是猫派还是狗派吧?

Keke:访谈从这里就开始了吗?我自己的话,算是坚定的狗派吧,因为自己真的很喜欢狗。家里从小养了只博美,一直非常粘我,在我孤单的时候陪在我身边,在我创作的时候陪在我身旁。我每天都抱着她写作业,形影不离。这只博美我养了14年,她陪我度过了我的青春期,我也陪她度过了她的一生,狗子真的能给我一种相互需要的感觉。

我:虽然我小时候没有养过小动物,但是自从退休的爸妈开始养狗后,我自己也变成一个坚定的狗派了(笑)。

Keke:看来大家都喜欢狗狗(笑),我一直觉得狗是一种通人性的动物。我也创作了很多和狗相关的艺术作品。说实话,在创作的过程中,我能感觉到自己和它们在对话,它们在慢慢治愈我。在相处的时间里,它们戳中了我内心最柔软的一部分。

我:是真爱了(笑)。那么,最近关于狗狗印象最深刻的创作是?

Keke:这样算来的话,应该是《完美的一天》里的那只“大黄”吧,在游戏的非常早期的时候,玩家就可以和它见面了。

《完美的一天》游戏中的狗狗 “大黄 ”
我:第一次玩到这里的时候还被它的叫声吓了一跳,后来也逐渐发现了它的可爱之处,其实是一只温顺听话的好狗狗。

Keke:当时得知自己可以有机会在游戏里面画狗狗时候真的特别开心。因为是自己非常熟悉也很喜爱的东西,创作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大压力,基本顺着自己的想法就画出来了,我想尽力把自己对狗狗的喜爱融入进创作中,也希望玩到的玩家能够感受到这份情感。

我:可以感觉在创作中,你已经将狗狗作为自己的一种情感寄托了。不过话说回来,《完美的一天》是你第一次进行游戏方面的创作,在这之前,你比较倾向的艺术类型有哪些呢?

Keke:我其实各种动手的(艺术)类型都喜欢玩,不过要说最喜欢的还是木艺吧。我喜欢做些木艺的玩具、automata什么的。之前的毕设作品也用了平面设计和木艺的结合,有时候甚至想过自己有一天老的时候家里能有个木工工作室可以做做这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也算是我一直以来的坚持吧。

Keke的一些木艺作品

我:木艺和游戏这两种艺术形式,真的是完全让人联系不到一起呀。那么游戏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你来说算是一种新的尝试吗?

Keke:算是吧,我觉得。毕业的时候其实有两条路摆在我面前。一方面学校方面想让我留校继续从事艺术创作,同时顺便教学生们做木头。虽然我自己也很喜欢设计东西后制作成实体去把玩,但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我得到了进入椰岛实习的机会,尝试之后也觉得还挺好玩的。最后我选择了加入椰岛,踏足自己没有尝试过的领地。

我:做出这样的选择会不会很纠结?这样的跳开传统艺术圈的感觉是怎样的?

Keke:说不纠结肯定是不可能的, 游戏这个陌生的媒介对我个人来说更加有新鲜感和吸引力。加入椰岛之前我的游戏经验并不多,也是随着游戏越玩越多,自己的理解和沉淀和越来越多,我对游戏这个载体也有了自己的认知。游戏也是艺术的一种,它们本质上并无差别。另一个促使我做出选择的原因是:之前我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在做创作,对于一个“艺术团队”在各司其职的情况能一起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这件事也很抱有期待。不管结果如何,选择这条道路对我自己来说都是一次尝试和突破吧。

我:所以最后《完美的一天》的呈现效果你觉得怎样?

Keke:挺令人兴奋的,游戏这种艺术媒介超过了平面的呈现方式。游戏是“动态”的,它是可以互动的。嗯…可能我表达不是特别明确,我想表达的是:游戏可以像电影一样为你讲述一个故事。对于玩家来说,游戏是它们和创作者“互动”的一种方式,对于创作者来说,游戏是他们传递创作情绪的一种途径,这其实还蛮奇妙的,相比于传统的艺术形式来,两者间的距离真的大大缩短了。

我:嗯,现在确实有像《底特律:变人》这样的“电影游戏”,尤其注重培养玩家的沉浸感,所以你觉得游戏降低了大众的审美门槛,加进了创作者和欣赏者的交流么?

Keke:嗯, 我也同意。我意识到自己在制作过程中,不仅仅是单纯扮演了“美术”这个角色。美术是一方面的,但是它不是我努力的全部。《完美的一天》中有很多游戏画面都在注重镜头语言和情绪表达,对了,还有UI设计的方方面面。这些都是我们小小的坚持,我们不断调试和优化这些细节,都是希望玩家在玩的时候感情共鸣会强一些,代入感也会强一点。

风格独特的《幽浮探索》早期版本
我:所以你们用故事用对话用玩法用表演,用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去制作这款游戏,不仅让玩家,也让第一次深刻接触游戏艺术的你感受到了这种艺术媒介的魅力。

Keke:嗯,我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值得的。在《完美的一天》的制作中,不只是我一个人用站在美术的角度用画面表达了一样东西,而是整个制作组用所有的方式,声音,画面,等等形式一起表达了这个故事,不局限于平面美术内。我希望自己能做到每一个场景或是人物都能被读出游戏之外的故事来,感谢游戏这种载体,在制作组的大家悄悄推了我一把后,我感觉我稍稍能做到了。

Keke在布置《完美的一天》宣传片片场的主角卧室
我:所以,在《完美的一天》这件艺术作品的创作中,你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是?

Keke:对我来说可能还是柯云吧,我倾注了最多的感情。一方面柯云算是画得最多的角色,每次画她的镜头我都会更加用心一些。同时她也是游戏里情绪包含最深的人,画她的时候我自己也尽量让自己带上一些(艺术)情绪。教室里的那张正脸泪光闪烁的也是我自己最喜欢的一张,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可以感受到她有一丝丝反抗在其中……

我:打住打住,要剧透了!

闪烁着泪光的柯云
我能感受到Keke的情绪有些激动,这时我想起了制作人邓卜冉之前对我吹过的牛逼:


我一直觉得很棒的一点,也是我引以为傲的一点是:我和Keke,一直是通过情感去沟通的,而不是机械的需求和命令。感情是一种无形的纽带,将我们联系在了一起。很多时候很多场景的绘制方式都是这样的:我只需要描述人物和故事,稍微讲出他们的心境,Keke就能很快get我的想法。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一遍过,我心里想的就是这个,没有什么需要大幅修改的地方。这样一拍即合的体验真的非常让人着迷,我和Keke是靠情感来交流的。


邓卜冉没有骗我。

《完美的一天》的一些草稿
Keke:抱歉,刚刚情绪有些激动了,谈到柯云就有点点想到我自己了。说实话我不太能用非常精准的言语讲出自己会画成什么样子,我就一直画一直做,想要做到自己能做的最好。但我在初期做就为《完美的一天》投入了太多太多的情感了,我和邓卜冉就商量好,哪怕最后项目黄了也好流产了也好,我们也不会放弃,把这个当作自己的作品做出来。结果一直坚持到现在……妈呀会不会有些煽情,想到有些点的时候,感觉鼻子都酸酸的。

初期game jam的设计稿之一

我:不会不会,一切都挺好的,非常感谢你能和我聊这些。

Keke:很高兴你也能喜欢《完美的一天》,还有狗狗。

其实我也深受触动,在整理这些文字之时,我想起了第一次游玩《完美的一天》时感受到的那种朴实而真挚的情感,原来源头正是来自这里。这场现实主义的冒险还在继续,情感是一种纽带,将同行者结系在一起。



期待我们下一次的见面
Jul 12, 2021
A Perfect Day - 西西瓜瓜
《完美的一天》线上封测已经结束了,我们衷心感谢每一个为这个游戏付出的人,也包括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测试的结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大家对于游戏的热爱和对游戏的发掘程度都让我们感到小小的自豪和感动,制作组的心意能被理解,努力能被看到,这就够了。

在测试的最后,制作组全体成员和参加测试的一些玩家进行了一次小小的连麦直播,这里我们选择了其中的一些问题整理成了一份Q&A的分享给大家,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们更加了解这个游戏以及制作组的想法(下文中的提问玩家均为化名)



【小小小吃佬】问:现在游戏的发售时间有确定么?

A:看到我们现在的状态也能知道,我们确实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在这次测试后我们也综合大家的反馈去优化一些新的东西。最终肯定是希望把一个最好的状态呈现给所有人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今年年内游戏肯定会在PC平台发售的。


【耗子耗子王】的问题:《完美的一天》究竟是一款怎样的游戏?

A:这个游戏的结构和题材都是非常新颖的,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我(制作人)自己“独创的“一种游戏类型,我称它为“AVG Plus”。玩家需要扮演的小学生将会在1999年12月31日这一天里不断经历并重复,并逐渐成长。而每一次轮回,接触游戏中的人物,经历他们的故事,你都会有新的发现。相对于传统的AVG游戏或文字游戏,《完美的一天》的玩法更加立体,你可以多线多角度去体验每一条故事线,还有穿插在其中的一些怀旧小游戏,这个游戏的代入感会比较强烈。


【1999】的问题:作为玩家其实我之前也玩过《美好世界》等玩法比较新颖的文字冒险游戏,对于《完美的一天》来说,为什么会选择【时间轮回】这种相对“俗套”的玩法和设定?

A:因为这样的玩法非常契合这个游戏的内容,游戏里的所有人逃不出去1999年12月31日这个特殊的时间段,在短短的一天里发生了非常多的故事。这里要先引入这样一个观念:我们看待人和事物态度往往是片面而主观的。在同一个时间点的同一个位置,可能会看到这个人这件事不同的一些方面,现实中我们显然不能做到跳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个时候游戏这个特殊的艺术载体就出现了,它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去把这样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公理“化为我们这个游戏的玩法的一个机会,所以在无穷轮回的时间里面,玩家可以了解20世纪最后这天在【振华新村】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风过无痕】的问题:我很早就听说过这款游戏了,经历了这么久的开发时间,制作初衷和现在的成品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这个游戏有做出改变吗?

A:最开始的时候只有我和美术Keke两个人,起初大家只是觉得怀旧是个比较有趣的题材,做一个简单一些的文字游戏可能就结束了。在做的过程中我渐渐意识到,游戏是一个非常好的叙事载体,如果只是单纯做出一个文字游戏我有些不甘心。在慢慢的调整和改进中,我吸取了其他叙事游戏的经验,做了更多的玩法尝试,加深了故事叙事的维度,让”读者“有更深层次的代入感。



【白色乌鸦】的问题:我一直以来都在关注这款游戏,这次也很开心能参加测试。制作人一开始就说这款游戏是一个给我们的父辈做的游戏,但是在《完美的一天》中我们自己却是以一个小学生的视角去探索整个故事,这里的考虑和意义是?

A:为什么会是儿童时代?一个是以制作人个人经验为主,我小时候差不多就是99年左右吧。小时候的对父辈这一代的人并不理解,对于当时父辈那些重要的时刻,大家都并不会特别理解和感同身受。现在成长起来后自己有了新的观点和判断力,游戏的一个制作初衷就是让成长后的我们带着成熟的想法去再“检视”我们的父辈,看看他们当时的生活是怎样的,当时的家庭在经历些什么。游戏在怀旧的体验之外,更多的也是想让大家站在小孩的视角感受小时候自己和父辈的关系,这也是我们希望大家能细细感受的。


在连麦直播的最后,制作组的大家都有些哽咽,特别是当有位玩家提到:“这部游戏仿佛给了出生于02年的我一个和自己父亲和解的机会,我一直不太了解自己的父亲,现在我在游戏中隐隐约约找到了当时的感觉,感谢你们。”情感的共鸣一直是我们希望传达的主题,如果这款游戏能让你微微唤醒一些尘封的回忆,那便是我们最欣慰的事情了。

A Perfect Day - 西西瓜瓜
“we are coming back”

再次看到制作人邓卜冉的时候,他对我说。

他将刚拍的奥特曼向我炫耀。

痞子同款,很新潮的选择。



与其说这是一段访谈,更不如说这是“我”对《完美的一天》制作组的一段「非正常人观察记录」。对这群“离经叛道”的疯子,“我”倒是颇有兴趣。在巧合的机会下,我与游戏制作人兼导演邓卜冉,程序员老葛,还有副导演张星宇一起,在一杯可乐还未饮尽的时间中,发生了下面的一段对话。


我:要不如先聊聊最近大家都在玩什么游戏?

谈到游戏的时候,沉闷的空气才逐渐有一丝丝波动。


老葛:其实我最近重新玩起了英雄联盟(笑),还玩了会儿那个什么……对,神界原罪2。


星:我还蛮喜欢最近很火的双人成行的,另外我也把3ds翻出来玩了下节奏天国。


邓:我最近在GPi CASE上重温口袋妖怪:火红。


说着他特地拿出掌机,难以想象他竟然将这个东西随身携带了。


邓:就是这个,我来开下机。


不是主流厂商的掌机,虽然不能准确辨识出机型,但是树莓派的开源掌机我还是知道的。这人居然为了所谓的”怀旧复古”而去从一个套壳的游戏机里寻找安慰,不免让我发笑。


邓:我一直很喜欢玩老游戏,老游戏有太多值得我们去挖掘和发现的东西了。在现在游戏发展的路上其实老游戏有很多很多的设计,要去了解它们的历史,一定要去玩他们,才能做新的探究。过去的开发商没有现在的技术和硬件设施,所以他们在游戏的各个方面做了很多很多延申探究,在我做游戏的时候,我会去再看看他们。


我:原来是这样,你还是真的非常old school。


邓:我给你的印象已经是这样了吗?好吧确实,我承认。


我:你总是说,想为我们的父辈做一款游戏,那为什么会是《完美的一天》?


邓:时候到了。我自己认为,这个时间点终于到了。


我:那——如何“翻译”你刚刚提到的时间点?


邓:一方面是觉得自己到了理解父母的年纪,并没有那么年轻了。(注:他虽是这样说,但实际年龄也只是30岁上下)自己对于家庭和社会的认知,亲人与好友的认知也渐渐变得不一样了。另一方面是觉得自己制作游戏的想法和能力逐渐形成了。两者综合起来,感觉也就有了。


我:颇有种时机已到,今日起兵的感觉。


邓:是的,也可以是这么说。


我:但靠你一个人这兵也起不了,我有点儿好奇的于制作组的其他人第一次接触《完美的一天》时,印象是怎样的,当时怎么会就这样上了你的船?


葛:这是一款非常特别的游戏,作者性非常强,我算是游戏玩得比较杂的,在当时(可能到现在也)很难找到能够参考的其他作品,那时候很多设计也没有确定,即使我和邓公是老搭档了,刚加入项目的时候还是会有很多困惑。当时想着,随着游戏开发过程的开展,一些疑惑或许会慢慢解开吧,结果整个过程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笑)。


星: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和别人不太一样(笑),我认为自己从事的行业不是普遍意义上的游戏行业,自己玩了挺多游戏,但不是因为喜欢游戏才去做游戏的。大学里我学的是哲学,毕业后我也没有改变过自己的热爱玩游戏的志趣,我是为了做哲学而做游戏的。


我:真相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哈哈哈哈哈哈。


星:是啊,没想到吧(笑)?我认为游戏创作是这个时代最真切的哲学实践,《完美的一天》恰恰就是这样一款游戏。邓卜冉的嗅觉很灵敏,作为后辈的我刚进椰岛的时候他就嗅到同行者的气息,因此,能进组对我个人来说是非常幸运和微妙的。


葛:我本以为程序只是一直处于有需求,写程序,有需求,写程序的反复循环中,但是在游戏开发进程中自己也发现了很多值得完味的东西,对于生活和游戏也有了新的理解,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邓:对,游戏开发没那么简单,对于一些游戏开发者,它就是生活本身。


葛:这点我非常赞同,游戏做着做着年纪就大了(笑)。


我:这是一场源自于1999年的冒险。


葛&邓&星:是的。


我:说到1999年,这个时间点也是我很在意的地方。1999年12月31号这个日子对历史来说世纪之交,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个日子大家还有印象么?



葛:那个时候我正在读小学,印象非常深刻。当时正处在美术教室里,美术老师告诉我们:啊呀,马上要新世纪了,在这一天后,你们都将要成长了,要长大了,一切都将要变好了。但是当那天过去后一切好像并没有太多的变化,自己还是那个自己,学校还是那个学校。这么一想大学时候也很类似,当时疯传的2012年是世界末日,各种消息在宿舍漫天飞,结果在最后日子来临后大家都失去实感了。


邓:2000年是世纪的交接点,不只是老葛,当时很多的孩子印象估计都和我们一样。冥冥之中有一个声音告诉你:新世纪会更好,家庭会更好,我们人民和生活会更好,所有人都对未来充盈着期望。电视,广播,报纸,轮番播报着,仿佛这是一个重大的时刻。但是当日历翻过,剧变并没有发生,会发现没有任何区别。


我:我也有同感,虽然当时我也非常小,但是这种特殊的仪式感也非常强烈。


邓:另外有个挺有意思的东西,可能现在一些年轻人也不太知道,我想在这里也说下。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对于「新世纪的」这个概念,或者说对于社会的剧变(这种现象),并不是2000年所代表的,而是源自于一个标志性事件——中国加入WTO,而这件事是2001年。


我:当时另一件我印象深刻的事件是香港澳门回归,说是印象深刻,也只是在历史课本和爸妈的口中里对这件事情的名字深刻,对于港澳回归的实际影响我自己还是处于一个模糊的状态。



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在世纪末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港澳回归、经融危机、大洪水大下岗这些历史事件同时也影响了当年未成年的我们。现如今过去了20多年,中国的国力今非昔比,我们这一辈成为了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但我们父辈当时的共同记忆里却总有挥不去的痛楚和困惑,在我看来,这两种感受都是值得被记录的。


我慢慢开始理解他说的”这些是值得被记录得”的意义了,对于那个时代的记忆,游戏成为了另一种不同于相片,油画的一种独特的记录方式,但是它也在默默讲述过去的事。


就这样,我结束了对他们第一次的访谈。或者是说,第一次的”观察记录“。让我意外的是,老葛是个非常健谈且乐于表达自己想法的程序员,星是一个有些可爱和固执的“哲学人”,而游戏制作人邓卜冉,则颇有种“孰来与我同去”的决然。这场现实主义冒险还在继续,而我也悄然不觉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期待我们下一次的见面
A Perfect Day - SinZ
本次Steam游戏节今晚就要结束了,我们的试玩也暂时关闭(注意哦是时)。

在这短短的6天里,我们组收获了无数建议和鼓励:在官群里,在谜叔的弹幕里,在评论里……今早有看到一条这样的弹幕, “这个演出好温柔!”,突然觉得几年来我们冒险做的机制尝试、复杂的故事网、反类型的体验、市场上难以寻找参考的种种实现,都值了!

是你们,让我们不再害怕经年的努力错付。

不论身处怎样的游戏市场,不论大众和国人目前如何看待“游戏”二字,借由《完美的一天》,我们寄于游戏之可能性的信念,打造面向“”,而不仅仅是“玩家”,且绝不会是“消费者”甚至“消费数据”的作品的信念,都在你们的反馈中得到了印证。非常感谢所有积极交流的你,这是真正的,来自制作组全体成员内心的感谢。我们会继续为你,和每一个普通人做好接下来的创作。

普通人万岁!!大不六!
A Perfect Day - SinZ
《完美的一天》加入steam游戏节啦!



时隔半年,我们带来了更多正式版内容的披露,游玩时长接近两小时的良心Demo,体验拉满!(虽然这仅仅是正式版的一小部分~

在本次放出的免费试玩版中,我们置入了诸多剧情伏笔,叙事解谜的开端,以及能够勾起玩家童年记忆的精彩小游戏。(给真爱玩家的tip:通关一次是看不尽我们所有内容的喔!

同时,在2月6日,也就是本周六晚7:30,谜之声将与《完美的一天》制作人邓卜冉一起直播穿越,重回二十年前,同时将为大家解答各位(特别是百年群友们)最最关心的问题。直播将同步推流椰岛游戏视频号及steam游戏节直播!直播地址点这里

我们1999见!
A Perfect Day - SinZ
前几天做了个梦,梦里我还是个六年级的小学生。不知道为啥,爸妈都不在家,千载难逢的机会,怎能不偷打两局游戏?基洛夫空艇刚刚出炉,就听见我妈开门换鞋的声音。我麻溜儿的关机关屏,抄起我的作业本一顿操作。和蔼可亲的母亲出现在我身旁,满脸笑意,看着我,然后把手伸向了显示器的大屁股……



瞬间惊醒!不争气的冷汗打湿了枕头。

在你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游戏人生里,在父母那句“一天到晚就知道玩!”的埋怨中,是否曾有那么一次,你尝试过为“游戏”辩护?

流行音乐就是靡靡之音吗?
动画片就一定幼稚吗?
电影就得爆米花吗?

如果它们都不止于此,游戏也一定存在更多可能吧。



《完美的一天》是这样辩护的:

“是为了我们这代年轻人的父辈,我们才制作了这款游戏。在《完美的一天》里,玩乐之外,还有更多。

制作人邓卜冉笃定地说。

我怀疑他在吹牛,并打算和他好好聊聊。



6月19日晚7点,在B站直播间:“回到现实”,我将和听众一起,揭开《完美的一天》主创团队并不神秘的神秘面纱!



《完美的一天》现已入选steam夏日游戏节,在持续一周的游戏节期间,你都可以免费玩到这款游戏的demo,免费,不玩真滴浪费。

----------------------------------------------------------------------------------------------------------

同时,Steam 夏季游戏节期间(6月17日-6月22日),斗鱼平台会同步开启专题直播活动,将汇聚30多款参与这次线上游戏展示且支持中文的游戏作品,《完美的一天》也位于其中!

活动期间可以看到三位独立游戏主播参与试玩,直播时还会送出丰厚的奖品(主机、游戏、周边),期待你来参与喔!

活动专题页面:https://www.douyu.com/topic/steam
...